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西安西驰服务商    

变频器、软启动器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根据卷径实现恒速控制!
新闻中心
根据卷径实现恒速控制!
发布时间:2025-11-01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在卷绕类设备(如薄膜收卷、纸张分切、线材缠绕等)中,根据卷径变化实现恒速控制(即保持材料线速度恒定)是核心需求,目的是避免材料因速度波动导致拉伸、褶皱或断裂。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实时计算卷径,动态调整收 / 放卷电机的转速,补偿卷径变化对材料线速度的影响。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案、控制逻辑及关键技术:

一、核心原理

材料线速度(V)、卷径(D)与电机转速(n)的关系为:V=π×D×n/60(单位:V为 m/min,D为 m,n为 r/min)

  • 当卷径D增大(如收卷过程)或减小(如放卷过程)时,若电机转速n不变,线速度V会随之变化;

  • 恒速控制目标:通过实时检测卷径D,反向调整电机转速nD增大则n减小,D减小则n增大),确保V恒定。

二、卷径检测方法(实时获取D

卷径的实时检测是恒速控制的前提,常用方法有以下 4 种,需根据精度要求和成本选择:

1. 间接计算法(最常用,成本低)

通过材料长度或脉冲数推算卷径,无需额外传感器:

  • 原理:收卷 / 放卷过程中,材料总长度(L)与卷径(D)、卷材层数(N)、材料厚度(δ)满足:L=π×δ×N×(D0+δ×N)D0为初始卷径,δ为材料厚度,可通过实测获取)

  • 实现

    • 用编码器检测电机转动圈数(N),结合已知的D0δ,实时计算当前卷径D=D0+2×δ×N(收卷时增大,放卷时减小)。

  • 优点:无需额外硬件,成本低;

  • 缺点:累计误差大(材料厚度不均匀、打滑会导致误差累积),需定期校准。

2. 超声波 / 激光测距法(精度高)

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卷径:

  • 原理:在卷料侧面安装超声波传感器(如邦纳 S18U)或激光测距传感器(如基恩士 LK-G 系列),直接测量传感器到卷料表面的距离(S),则卷径D=2×(S初始S当前+D0/2)

  • 优点:实时性好,精度高(±0.1mm),不受材料厚度影响;

  • 缺点:传感器成本高(数百至数千元),需避免卷料晃动、表面反光导致的测量误差。

3. 张力反馈法(间接修正)

通过张力传感器的反馈间接判断卷径变化(适用于张力闭环系统):

  • 原理:线速度波动会导致张力变化(速度快则张力大,速度慢则张力小),通过张力反馈值与目标张力的偏差,反向修正卷径计算值。

  • 实现:张力传感器(如张力变送器)输出信号(4-20mA)反馈给控制器,若张力>目标值,说明实际线速度偏快,需减小电机转速(等效于增大卷径计算值)。

4. ** dancer 辊(浮动辊)检测法 **

通过机械结构间接反映卷径变化:

  • 原理:材料绕过 dancer 辊(浮动辊),线速度变化会导致 dancer 辊位置偏移(速度快则辊上移,速度慢则下移),通过位移传感器(如电位器、接近开关)检测偏移量,间接修正卷径。

  • 优点:结构简单,适合中低精度场景(如薄膜收卷);

  • 缺点:响应较慢,机械磨损影响精度。

三、恒速控制实现方案(以 PLC + 伺服为例)

1. 硬件组成

  • 控制器:PLC(如西门子 S7-1200、三菱 FX5)或专用运动控制器(如汇川 AM600),负责卷径计算和速度调节;

  • 检测元件:编码器(测电机转速 / 圈数)、超声波传感器(测卷径,可选)、张力传感器(可选);

  • 执行元件:伺服电机 + 驱动器(如台达 ASDA-A2、安川 SGD7S),支持速度模式或位置模式;

  • 传动机构:收 / 放卷轴、减速器(匹配电机扭矩)。

2. 控制逻辑(PLC 程序核心)

  1. 卷径实时计算

    • 初始化参数:初始卷径D0、材料厚度δ、目标线速度V目标

    • 实时读取编码器脉冲数(计算电机转动圈数N),或传感器测量值(S),按对应公式计算当前卷径D

  2. 速度调节计算

    • 根据公式n=(60×V目标)/(π×D),计算当前所需电机转速n

    • 为避免转速突变,加入平滑处理(如一阶滤波):n输出=α×n+(1α)×n上一时刻α为滤波系数,0.1-0.5)。

  3. 输出控制

    • PLC 通过模拟量(0-10V/4-20mA)或脉冲信号控制伺服驱动器的速度模式,输出计算后的转速n

    • 若用总线控制(如 PROFINET、EtherCAT),直接发送速度指令给伺服驱动器。

  4. 闭环修正

    • 用线速度反馈(如在材料路径上安装独立编码器,直接测V)与V目标比较,若有偏差(如V实际>V目标),微调转速指令(比例调节P)。

3. 关键参数设置

  • 加速时间:设置合理的加减速时间(如 1-3 秒),避免卷径突变时电机转速骤变导致材料冲击;

  • 卷径上下限:设置最小 / 最大卷径(如Dmin=50mmDmax=500mm),防止计算错误导致转速超限;

  • 滤波系数:根据材料特性调整(刚性材料可选大系数,柔性材料选小系数,避免过度平滑导致响应滞后)。

四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
  1. 卷径计算累积误差

    • 定期停机校准(手动输入实际卷径);

    • 结合激光传感器的直接测量值,定期修正间接计算的卷径(如每 10 分钟用传感器值覆盖计算值)。

  2. 低速时稳定性差

    • 伺服驱动器开启 “低速平滑” 功能,减小低速脉动;

    • 降低速度环增益,避免共振。

  3. 材料打滑导致线速度不准

    • 增加压辊装置,提高材料与卷轴的摩擦力;

    • 采用独立的线速度编码器(非电机轴编码器),直接反馈材料实际速度。

总结

根据卷径实现恒速控制的核心是 **“实时卷径检测 + 动态转速调节”**,具体方案需平衡精度与成本:

  • 中低精度场景(如普通薄膜收卷):优先选间接计算法(编码器 + 材料厚度),成本低;

  • 高精度场景(如精密纸张分切):选激光测距法 + 线速度闭环,确保速度误差≤±0.5%。

通过 PLC 或运动控制器的逻辑编程,结合伺服系统的精准调速,可实现卷径变化时的稳定线速度控制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